足迹
唐末: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章 打算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李佑只得换个角度恭维:“临阵不乱,沙场赏月,先生好气度。”
    “哈哈哈哈!”
    苏皓欢快大笑,指着李佑打趣道:“小小年纪,满嘴谎话,令尊教子有方,想必也是一位妙人。”突然他又叹息起来,“唉,这个年月,有趣之人不多。可惜令尊已遭不测,否则我定要结交一番。”
    李佑沉默不语,面露戚容,这个话题他不方便多说。
    苏皓放下酒杯,拿出折扇摇啊摇,问道:“两日前,你连敌情都不清楚,为何就敢登楼献策?”
    李佑回答说:“好教先生知晓,小子也算是流民,饿得久了浑身都没力气。那些乱民就算抢到粮食,也才吃饱几天?能有几分战力?早一日主动出击,就可多一分胜算。
    若等贼军杀到城下,不论是否能够守城,城外街巷必然被毁,到时候又该有多少百姓无家可归?县尊又该耗费多少财力去安置?
    更何况这大唐本就是我李家的天下,小子身为皇族后裔,理当为陛下守好这大好河山。”
    “哈哈哈,你倒是给他省了许多铜钱,”苏皓摇头自嘲,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听闻灾民起事,众人都想着如何守城,破敌妙策竟被你一个孩童点醒。”
    李佑谦虚道:“侥幸而已。”
    苏皓饶有兴趣打量李佑,嘴里咀嚼着一粒花生米:“小小年纪,心思敏捷,性格沉稳,可惜不是我儿子。”
    李佑小心应答:“先生过誉了。”
    苏皓蓦地无奈忧伤:“我有两女一子,女儿皆兰心蕙质,偏偏儿子是个蠢货。杜诗有云:‘宗文守旧宅,念汝欲归旋。’我那儿子,不思进取,只知玩乐。我若能与少陵野老相识,定要向他请教教子之方。”
    李佑忍不住笑道:“或许可对公子多加督促,制定课业,严以管教。”
    苏皓看看杯中之物,表情古怪道:“管教儿子,倒也该学学治军,宽严相济。”说罢,他把酒杯放下,吃了两颗花生米,复又举杯饮尽,“这戒酒嘛,和管教儿子一样,急不得,等我回家再好好琢磨。”
    李佑只能报以微笑,等着对方道明真实来意。
    平白无故,突然找他一起吃饭,还说了这么些废话,肯定是带着什么目的来的。
    果然,苏皓三杯酒下肚,随口问:“你兄妹二人,今后有何打算?”
    李佑回道:“先去南方,北边冬天太冷,露宿街头恐遭冻死。”
    “南边就不冷吗?”苏皓语气诚恳说,“做我义子吧,跟我回颖上,陪我那傻儿子读书。”
    听到“义子”二字,李佑心中狂喜,恨不得直接磕头喊爸爸。
    可听完后面的话,顿时心头拔凉。
    这哪是做干儿子,分明是到苏家做书童!
    在唐末,平民蓄养家仆虽无严苛禁令,但收养义子义女为仆也颇为常见。亲近的家仆,称呼主人为“阿郎”、“阿娘”。
    武将麾下的亲卫,不少都是义子,实则就是家仆身份!
    既然属于收养契约,看似拦不住家仆脱身,但那契约更具实际威力。
    这是因为主仆关系,变成法律认可的父子关系,按照儒家纲常伦理,儿子怎能随意自立门户?敢擅自逃跑的,连户籍都弄不到,直接就成了黑户流民!
    我堂堂皇室宗亲,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便宜老爹胡编乱造的,但我又岂是做奴做仆之人
    李佑没有立即拒绝,只说:“我要跟小妹商量一番。”
    苏皓也不强求,微笑道:“动筷,吃饭。”
    喜欢唐末: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请大家收藏:(yg)唐末: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bqg.org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