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唐末: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4章 两个左秀才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“此獠虽为贼寇,却不取钱财为己用。抢来的土地,他捐给武兴镇做公产;抢来的银钱,他捐给大同会做会产。”
    “均田地时,亦公平不徇私,愚夫愚妇皆愿为其效死。周边都图佃户,杀了地主之后,也自愿请他去分田地。而今,半个杞县的反贼,皆奉所谓的‘李公子’为主。”
    秦宗权听完这番话,立即知道事情棘手了,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反贼!
    左孝成又拿出几张纸:“这是大同会的会章和《白毛女》的话本。”
    左孝成弄来的会章并不全,都是道听途说抄下来的,无非是陈寿郎给农民宣传的那一套。
    秦宗权连忙接过来查看,越看越是心惊肉跳。他叹息道:“此人实乃乡野遗才,可惜不能为朝廷所用。”
    左孝成又建言道:“出兵须。而今,虽半个杞县的乱民,都奉那‘李公子’为主,但李佑实际只有五都之地。其余乱民皆各行其是,并不听从李佑的调遣。若再给李佑半年时间,肯定能将周边反贼全部吞并。到时候,恐怕就得调用外省之兵!”
    幕僚李宗学,此刻也把会章和话本看完,他拱手附和道:“大人,此贼惯会蛊惑人心,务必将其剿灭!”
    “吾亦作此想。”秦宗权不由一笑。
    于是,忠武军节度使放着鄢陵反贼不管,放着颍上和项城妖道不理,开始谋划着如何剿灭宣武军节度使李勉管辖内的“反贼”李佑。
    他没有立即出兵,而是联络杞县士绅,让士绅出钱出力招募乡勇。
    杞县士绅大喜,他们早就想募兵了。
    可惜朝廷不允许办团练,乡绅募兵形同造反,必须借用官府的名义。
    而今,秦宗权节度使恩准他们招募乡勇,这些都属于家乡子弟兵,不怕打仗时被外来官兵洗劫。
    秦宗权很快得到也在治辖招募乡勇三千,之前的“三万大军”实在太烂,直接从正兵变成乡勇们的辅兵。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    操练月余,乡勇们能列阵了,秦宗权立即带兵出征。
    他不敢再继续练兵,因为太久李勉可能会有所察觉必须得战决。
    嗯,突袭加内应优势在我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李佑其实很头疼,农民暴动一个接一个。
    河南山多地少,加之官绅众多,土地兼并的程度,在大唐可谓数一数二。
    这里早就是个火药桶,他在武兴镇起事成功,官府还迟迟不来镇压,立即引来周边村镇效仿。
    一个村起事,就能传染几个村,旬月间传染了半个杞县。
    离得近的村落,愿意请李佑主持分田,愿意服从李佑的统治。
    可那些离得远的,一边打着李佑的招牌,一边对李佑不理不睬,派去的政工干部都被赶回来。
    忙活一番,李佑的地盘扩张到十二个村,治下人口约oo人(不含孩童),其中有四个属于贫穷山村。
    编练子弟兵八百人,共计八个大队。有十七个读书人投效,但全是学童和童生,暂时还没招到秀才。
    “会,商旅全部断绝了,这几天一条商船都没有。除非把乱子平掉,否则咱们订的货,根本就运不过来。”黄顺甫前来汇报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bqg.org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